【跑步路線】港深邊境東線(二)香園圍口岸、蓮麻坑禁區大閘

by Adrian

繼續港深邊境東線之旅,上星期只寫到文錦渡口岸,隨路線繼續推進,將會沿着普通人可以走過的邊境防線跑步,到底有甚麼值得留意的事物呢?

警告:邊境禁區

根據香港法例第245章《公安條例》,任何未持有許可證人士不得進出邊境禁區,違者可處以罰款港幣5000元及2年監禁。若參考本路線進行活動需留意路上指示牌提示,切勿踩過界進入禁區範圍。本路線途經打鼓嶺十二號警崗(蓮麻坑路禁區段前檢查站,距離禁區界線800米左右)有警員及大量警犬(當日目測有8隻)駐守,請遵從警員指示,切勿硬闖。

是日記錄

日期:2022年1月12日

上午8:22起跑

距離: 20.68公里

路線:上水站C出口(彩園路)–>石上河畔–>雙魚河畔–>梧桐河畔–>得月樓警崗500米禁區牌–>原路折返上水大水管–>繼續沿梧桐河畔–>文錦渡路–>文錦渡管制站外–>蓮麻坑路(打鼓嶺警署、香圍園口岸、禁區前檢查站、蓮麻坑路禁區段閘前)–>原路折返至打鼓嶺警署

平均速度: 5分51秒/公里

總共用時: 2:01:01

今日跑步攝記

進入蓮麻坑路之後,鐵絲網隨處可見,鐵絲網圍封的是邊界巡邏道路,用作堵截非法入境者。從香港歷史來說,邊境禁區的設立主要阻止偷渡和非法貨運,以前被圍封的禁區多達2000公頃以上,隨着邊境設施不斷完善,香港政府於2008年開始逐漸縮減邊境禁區規模至剩下400公傾,包含深圳河邊、米埔、邊境設施及沙頭角市墟和沙頭角海。開放了的禁區有助促進當區經濟發展,但同時亦要顧及邊防公共安全,所以仍有部分地區難以解放。

剛好有一道閘打開了,可以無遮掩地看見深圳的面貌。在這艱難的疫情市道下,一道河成為了中港家庭難以跨越的高牆。這個距離還勉強地可以閱讀簡體字的路牌。

沿着蓮麻坑路可以進入打鼓嶺的區域,近坪輋路交界有一助很有歷史感的建築物,是一個責任合作社,看似是仍然使用的貨倉。

打鼓嶺警署,鄉郊地區,相信比較清幽。「調你去守邊界!」相信就是指這裡。

轉個彎就到香園圍口岸!前方還有配套設施香園圍公路。

一個暫時沒有人來的口岸,卻做了很多流於表面的愛國工程。中港一家親,不用這樣顯明的,本來就是血濃於水。五星紅旗和香港區旗掛滿整個口岸外面。

香園圍口岸邊境設施

當年興建香園圍口岸就是為了解決沙頭角、文錦渡口岸的擁擠和設施殘舊問題。香園圍口岸通關設計實現類似羅湖口岸的設計,港方在香港境內設管制站,以通道連接深圳,深方在深圳進行入境檢查。旅行只需下車一次就可以完成兩地的出入境檢查。

將來實踐貨運「東進東出、西進西出」,並直接連接內地高速公路網絡,確保物流暢通無阻。

疫情喜鵲橋

特意用一張較清晰的相片給大家看看這個位置,這是中港家庭在疫情下隔岸相見的重聚點。這裡是與深圳街道最近的地方,隔着重重鐵絲網,又隔着深圳河,約百米之遙,但阻隔不了的是親情。這裡就是香園圍口岸的變電站附近,一般市民都可以去到,無須申請任何通行證。

前往方法:上水站或粉嶺站乘搭79K巴士往蓮麻坑路站再步行約15分鐘。

繼續跑步去大閘

香園圍口岸之後的鄉郊景色依然,與深圳的城市洋樓景觀形成強烈對比,感覺像香港仍然停留在戰後年代,尚未發展。

(圖片來源:香港警務處)

再向前推進就會去到蓮麻坑路檢查站,因為蓮麻坑路後段與邊界道路滙合,成為唯一可用作巡邏邊境的道路,需要保留作邊境禁區,故此警署在這裡設立檢查站,確保市民有禁區紙才予以放行。當日我沒有禁區紙,在警崗前已經有目測8隻警犬衝出來趕客,坐在更亭內的警員見我不肯回頭,他就出來向我查問來意,我表明我只是要去禁區大閘前打卡,就善意提醒我不要進入禁區就放行。

禁區的指示十分清晰,沿路除了有路牌提醒邊境禁區的距離,亦有很大的指示牌標明不得進入禁區,就算你不懂文字,相信你也不會隨意進入圍封範圍吧!

一般市民進入蓮麻坑村,隨了翻過紅花嶺外,還可以在這個大閘右側鐵絲網外巡遊人強行開拓的山路繞過禁區範圍,不過聽聞該路段的路況比較不明,建議要有同行者同行。

我到了這裡打了卡,就立即調頭一直跑回打鼓嶺警署,就完成了這一次旅程。

還有甚麼想說?

香港邊境給人的印象都是神秘莫測。其實跑了入去裡面,除了是鄉郊地方外,住在裡面的人都是如常過他們的日子。最大的感覺就是走在時空的縫隙當中,香港這邊像是100年前仍未發展,但深圳就已經全都是高樓大廈。

還有,這次跑步終於可以一堵中港家庭在疫情下隔岸相見的地方,只有親自來一趙,才能感受到百米飛人10秒內的距離,竟然變成了2年。想見不能見的相思之苦,希望可以在這地方得到一點點慰藉吧!

參考資料:

香港警察:對公眾人士作出的通告-最新邊境禁區界線

其他跑步路線:《按這裡!》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